代寫演講稿到底難不難?說難其實也不難,如果你沖破藩籬,貼近生活,要寫什么就寫什么,也就不難了。因為生活的海洋,豐富多彩,包羅萬象:柴米油鹽是生活,酸甜苦辣是生活,喜怒哀樂是生活,走東走西是生活,闖南闖北是生活,鮮花掌聲是生活,荊棘坎坷也是生活。只要你走進生活,就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供你選用,讓你的演講稿豐滿鮮活,精彩動人。
01、從生活中提煉主題
主題、立意,是從哪里來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不是。是自己頭腦里固有的嗎?也不是。只能是從現(xiàn)實生活中來,從你經(jīng)歷的林林總總的生活中經(jīng)過提煉得來。
易中天教授在央視《開講啦》欄目演講,題目是《這是我的選擇》,他說了自己在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工作時的一段生活:
我當時就是要去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但是去了以后,才發(fā)現(xiàn)那個被詩意地描寫過的地方,證明了生活不是詩,等待著我們的是無法形容的寂寞、單調(diào)、勞累、糾結(jié)。
第一天什么活?擠牛奶。我上去就擠,根本擠不出來。老職工跟我說:“不是這樣擠的,你得先讓小牛吃一口,把奶脹出來。”我說“這小牛怎么弄呢?”他說:“你把小牛放了,讓它吃啊。”小牛拴在旁邊,我把小牛解開來,小牛沖過去,一口咬住吃奶,我在旁邊看著。老職工說:“你怎么還看著,它都吃完了,你還擠什么呀?”我說:“這怎么弄啊?”他說:“你拽過來呀!”我拽那牛,根本就拽不動,初生牛犢不怕虎,它還怕我嗎?好不容易拽過來,把它拴上,它又掙脫了。
剛擠了一點奶,母牛發(fā)現(xiàn)了,很憤怒地一腳就把奶桶踢翻了,然后順便也給了我一腳。老職工說:“你怎么這么笨?”后來班長過來說:“要不你放牛去吧。”班長給了我一根很結(jié)實的棍兒,我說:“拿棍兒干嘛呢?打狼啊?”他說:“狼倒是沒有的,打牛,牛不聽話,你就打它。”于是,我就帶著書,趕著牛出去了。出去以后,牛在那兒吃草,我就看書,看了一會兒,一看,牛群沒了。只有一頭牛還在跟前,正準備往前沖,我趕快拎著棍子就過去,我說:“你站住!你往哪兒去?”牛看了我一眼,然后走了。最后,我的跟前一頭牛都沒有了,然后只好拎著棍子一個一個去趕。我很快就從畜牧班被調(diào)到了大田班。后來,我在兵團干完了幾乎所有的臟活、累活、苦活……后悔嗎?不后悔!因為那是我自己的決定,我不后悔。我到現(xiàn)在都認為,當我服從自己的內(nèi)心最強烈的沖動的時候,不管它的結(jié)局是什么樣的,不管將來我會吃多少苦,我無怨無悔,選擇即責任。人生能有幾回“二”,何不瀟灑“二”一回。我想我既然做了這個夢,雖然生活不是詩,雖然生活沒有像我想象的那樣,可以給我提供那么多素材,讓我成為一位偉大的作家,但我的夢,我得繼續(xù)做下去。
易教授年輕時讀了凱特林斯卡婭寫的《勇敢》,深受感動,熱血沸騰,埋下了作家夢的種子,于是決定參加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他在演講中把這一段生活描述得有聲有色,跌宕多姿,淋漓盡致。讓人感到的不僅是生活“無法形容的寂寞、單調(diào)、勞累、糾結(jié)”的一面,還有另一面,那就是當時他自己樸實、勤勉、希望、樂觀的一面。十八歲的小青年,安排干什么就干什么,老職工叫怎么做就怎么做,虛心聽教,沒有多話,說他這么笨他也不生氣,樸實得可以。小牛拽不動,硬是堅持把它拽過來;被奶牛踢了一腳,仍然沒有退卻……在兵團干完了幾乎所有的臟活、累活、苦活,并且一邊看牛,還一邊看書,勤奮有加。他心里時時刻刻揣著夢,希望實現(xiàn)自己的夢。“初生牛犢不怕虎,它還怕我嗎?”幽默中不乏樂觀的情懷。臟活、累活、苦活幾乎都干完了,為什么無怨無悔呢?因為是自己的決定,自己的選擇。從而提煉出演講的主題:選擇就是責任。這是多么深刻,多么有品位、有典型意義的主題啊!
02、從生活中獲得感悟
感悟從哪里來?從所見、所聞、所歷、所讀等生活中來。生活是基礎,感悟是升華。沒有了基礎,就無從升華。或者打個比方,生活是皮,感悟是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演講者不僅要重視積累生活,還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并通過聯(lián)想、比喻、類比等思維手段才能獲得感悟。
記者張晨在《開往未來的地鐵》演講中說:
大家知道北京地鐵每天的載客量有多大嗎?一千萬人。每天那句“歡迎您乘坐北京地鐵”的廣播聲中,來自通州、昌平、河北燕郊的百萬進城大軍,要沿著北京地鐵的18條線路279個站點前往國貿(mào)、中關村、金融街,從住的地方到上班的地方,每天每次要在路上走19.2公里,是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倍還要多。在高峰時期,有四分之三的地鐵線路載客率超過100%,就是說在地鐵車廂里,一平方米的地面上能站至少9人。北京的地鐵它很公平,既搭載老北京,也搭載異鄉(xiāng)人,它不會因為任何人要遲到被罰款而開快一分,也不會因為任何人要急著回家而等你一秒。它教給了我們一條很獨特的生存邏輯,你要么就用盡全力擠上去,要么就耗上時間等下去。我在一次又一次乘車后找出了一條規(guī)律,哪怕那個車廂看起來再擠再小,只要有能放下一雙鞋的空間,你用盡力氣拼一把總能擠上去。
生活在北京的人,每天上班、下班擠地鐵,是極平常的生活。張晨憑著寬闊的視野,借助大量的數(shù)據(jù),口述了北京地鐵每天繁忙擁擠的景象。他也善于思考,從擠地鐵的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了地鐵是“很公平”的,對老北京或異鄉(xiāng)人都一視同仁,不因任何人而開快一分,也不為任何人而多等一秒。他肯定也是經(jīng)常擠地鐵,從親身感受中懂得了一條獨特的生存邏輯:要么就用全力擠上去,要么就耗上時間等下去;從而又找出了一條規(guī)律:哪怕那個車廂看起來再擠再小,只要有能放下一雙鞋的空間,你用盡力氣拼一把總能擠上去。他進而獲得了深刻的人生感悟:必須竭盡全力去奮斗,才能通往成功的未來。
03、從生活中編制故事
有人說:故事是演講中的鉆石。故事用得好,可以讓演講大放異彩。當然,古今可供選用的故事很多,但如果能從自己的生活寶庫中編制出新的故事,那效果會更牛。
一位專業(yè)的翡翠雕刻家來到一支籃球隊為隊員做演講。這是一支二流隊,隊員斗志不高。為此,雕刻家做了《翡翠沒有廢料》的演講,他說:
幾年前,我從翡翠行里買了一塊翡翠石料。拿回來,把石料打磨后才發(fā)現(xiàn),這塊石料里藏有很多“米芯子”和“綿”。米芯子,是翡翠中白色或者其他顏色的密密麻麻的斑點;而綿呢,也是翡翠中的絮狀物。它們是翡翠形成過程中結(jié)晶度不夠致密造成的。按專業(yè)的角度判斷,這塊石料是一塊廢料。郁悶了一年之后,有一天,我操起了手頭的工具,對那塊“廢料”雕琢起來。幾個月過去了,我把手頭的石料雕成了一個有著“唐詩意境”的藝術(shù)品,價值從幾百元的原料價飆升到了上百萬。翡翠的身價高,無非有兩種情況。一是本身材質(zhì)好,天生的色澤、色彩和透明度等很完美,雕刻家只需要簡單拋光,就可以展現(xiàn)出很完美的面,但是這樣的料已經(jīng)很少;更多的翡翠原料都比較普通,只要經(jīng)過雕刻,都能展現(xiàn)出特有的模樣,并且價值不菲。所以翡翠沒有“廢料”,人也一樣。
隊員們聽后,斗志昂揚,信心百倍。俗話說:三句不離本行。雕刻家講本行的自己的生活,材料熟悉,理解深刻,得心應手。這個故事在演講中有三個特點:精、巧、準。精,立意精,品位高。雕刻家對二流球隊演講,就是要鼓舞隊員士氣,增強自信心,激發(fā)內(nèi)動力;同時要隊員下功夫刻苦磨煉球技。
故事中就有這兩個寓意:翡翠沒有“廢料”,就是球員沒有“孬種”;普通的石料能雕琢成藝術(shù)品,就是普通隊員能打造成“球星”。巧,結(jié)構(gòu)巧,情節(jié)妙。故事雖短小,卻尺水興波。買到翡翠石料,喜;發(fā)現(xiàn)有很多“米芯子”和“綿”,憂。這是一折。操起工具雕琢起來,失望中見希望,這是再一折。一年的郁悶,幾個月的雕琢,難,這是又一折。最后雕成藝術(shù)品,身價萬倍,大喜,出現(xiàn)高潮。敘事曲折起伏,引人入勝。準,角度合適,舒身爽心。如果批評隊員缺乏自信心,大家會生抵觸情緒,內(nèi)動力激發(fā)不起來;你再怎么嚴格訓練,也提不高球技,出不了“球星”。但這個故事卻對準了隊員的心理,觸動了心靈,隊員聽得舒身爽心,津津有味;聽后斗志昂揚,信心百倍。這就是從生活中編制故事,量身打造的良好效果。
04、從生活中篩選細節(jié)
細節(jié)是一種能影響全局的細微的易被忽略的事件或行為,是能起關鍵作用的小事。俗話說:細節(jié)體現(xiàn)品位,細節(jié)決定成敗。細節(jié)運用得好,能加強主題思想的深度,揭示人物性格特征,增強語言的感染力。要收到這樣的效果,必須對細節(jié)做嚴格的篩選,要真實,新鮮,典型。
孫道榮在《和父親同坐一條板凳》的演講中說:
父親健在的那些年,每次回鄉(xiāng),我都會主動坐到他身邊,和他坐在同一條板凳上。父親依舊很少說話,只是側(cè)身聽我講。他對我的工作特別感興趣,無論我當初在政府機關工作,還是后來調(diào)到報社上班,他都聽得津津有味,雖然對我的工作內(nèi)容他基本上一點也不了解。
有一次,是我升職之后不久,回家報喜,和父親坐在板凳上,年輕氣盛的我,一臉躊躇滿志。父親顯然也很高興,一邊抽著煙,一邊聽我滔滔不絕地說。正當我講得盡興時,父親突然站了起來,板凳一下子失去了平衡,翹了起來,我一個趔趄,差一點和板凳一起摔倒。父親一把扶住我,你要坐穩(wěn)嘍!不知道是剛才的驚嚇,還是父親的話,讓我猛然清醒。這些年,雖然換過很多單位,也做過一些部門的小領導,但我一直恪守本分,得益于父親給我的那無聲的一課。
做子女的常回家看看,一定會說許多許多的話,知心的體己的,不咸不淡的,當然都會有。孫道榮在那些年和父親的許多次交談中,精選了一次“同坐一條板凳”的小事。先說情景,升職不久,回家報喜,我年輕氣盛,躊躇滿志;父親也很高興,一邊抽著煙,一邊聽我滔滔不絕地說。接著出現(xiàn)一個細節(jié):“正當我講得盡興時,父親突然站了起來,板凳一下子失去了平衡,翹了起來,我一個趔趄,差一點和板凳一起摔倒。父親一把扶住我,你要坐穩(wěn)嘍!”這個細節(jié)選得真好,很真實,又新鮮,是演講者自己親歷的。它意義重大,很典型,兒子升職,躊躇滿志,容易得意忘形,父親似乎有所察覺,想“教訓”一下,于是趁兒子“一個趔趄”之機,“一把扶住”,說:“你要坐穩(wěn)嘍!”不足為奇的一個動作(扶住)、平平凡凡的一句話(要坐穩(wěn)),卻都是語含雙關,提醒兒子。兒子聽后猛然清醒,若干年換過很多單位,一直恪守本分。一個飽含父子深情的細節(jié),成就了兒子一生的輝煌,也讓聽眾受到感染。
您也可以找到我們,讓資深寫作老師為您演講稿代寫喲!
代寫社——您貼心、優(yōu)質(zhì)、高效的私人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