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有個朋友半夜找我說最近訂閱號是不是做了什么調整,他自己感覺數據波動比較大,我說并沒有,然后讓他先看常讀數據是否有變化,再去分析單篇群發數據,看數據就能看出端倪。
然而對方雖然身為老牌內容創作者和公眾號運營者,找到常讀沒問題,但單篇群發卻也找了好久,可見我們還有優化空間。于是我就讓他把下載的單篇群發數據發給我,我來看一下到底是什么情況。
一般來講,公眾號的單篇文章構成主要由三部分構成:訂閱號消息內的打開+社交分享+推薦。其中推薦整體的體量還是比較低的且不可控,可以忽略。
在常讀用戶沒有大的變化的前提下,看數據的重點就是訂閱號消息內的打開數據和社交分享數據,這是相對可控的。所謂“可控”,實際上就是看“創作能力和運營能力”。
即使訂閱號本身做了什么調整,能直接影響的也是訂閱號消息內的打開數據,對社交分享的數據沒有直接的影響。
那位朋友把今年以來的群發數據都發給我了,拿到之后我就對群發時間、標題、內容屬性和其它關鍵點做了簡單的分析(特別說明,每個號都不一樣,平臺提供的是數據,這里是一些主觀的分析,運營者結合自身的分析非常關鍵?。。。┝谐鰜碇蠼Y合最終的閱讀數據就可以有了一個初步的結論。
很顯然,這個朋友有一篇是明顯高于平均閱讀量的內容,大概是平均正常水平的3倍的一篇文章,是和內容稀缺性強相關,他那篇文章是全網非常早的分析新版微信讀書閱讀器的內容,無論是訂閱號消息內的打開數據還是分享所帶來的數據都是非常高的。
從總體上來看,這位朋友所有輸出的個人觀點(或價值觀)的內容,訂閱號消息內的打開率也是相對穩定的。
當有福利送時(標題中有明顯指出),閱讀量也能上一個臺階。
但也有問題,也有些廣告嫌疑的內容,利用他的個人觀點做背書,結果用戶進去之后發現最后是廣告,這就必然導致了分享率較低,文章數據的主體只能來源于訂閱號消息里的閱讀。
也得考慮群發的時間因素,他的讀者習慣于在工作日閱讀他的內容,周末偶爾來一篇數據就偏低了。
所以結論就相對明顯,我這位朋友,在通過公眾號文章傳遞個人價值觀的時候,閱讀數據是平均水平;當內容有足夠稀缺性的時候,閱讀量會有一個大的躍升;當脫離了上述范疇的時候,閱讀量偏低。
一般來講,在訂閱號消息里產生的閱讀數據,和使用標題的技巧、封面圖選取強相關;和讀者對這個號本身的認知強相關;和群發時間也有一定的關系。
此外,讀者本身也是在成長的并不是恒定不變的,如果過度消耗個人品牌為廣告做背書,讀者的閱讀、分享意愿也會下降,最終有可能會流失。這個道理雖然很淺顯,但是很多人不太認同這一點。
然后再看分享數據。
分享數據由高到低排序,這位朋友分享量較高內容很顯然就很清晰了,分享數據高的,還是稀缺性的內容、個人價值觀的輸出,低的是廣告、晦澀難懂的內容,或者是特別個人情感的輸出。
這里要特別說一下個人情感的輸出。雖然情感與價值觀、態度一樣都是極度個人的事情,但是個人情感是需要讀者代入感才更容易引起分享,一旦讀者無法代入或無法理解,這就比較困難了。
如果是單純的標題黨,在訂閱號消息內的打開率會很高,但是閱讀完成率和分享率都會很低,最終自然體現在整體數據不高上面。
還有是作為首條還是次條,和首次分享率有直接的關系,和二次分享沒有直接的關系。
當然每個號和每個號情況都不一樣,不能完全照搬,主要還是取決于對讀者的理解程度,以及創作者與讀者的交互態度、創作者的優勢創作領域,不能一概而論,但大致的分析方法大差不差,就是如此。
總結自己過往數據高的文章,抽象其規律,本身就是運營能力的一種體現。
單篇群發的閱讀數據在這里下載:登陸mp.weixin.qq.com,到“數據-內容分析-單篇群發-下載數據明細”。
比較關鍵的指標是這么幾個:
送達人數—指群發內容下發到用戶微信中訂閱號消息中;
送達閱讀率—指用戶在訂閱號消息中的打開率;和標題、題材、封面強相關。
分享產生的閱讀次數—指這篇文章通過社交分享帶來的閱讀數據。一般所謂的“爆款”內容,其分享閱讀數據總是超高的。
每次分享帶來的閱讀次數—傳播效率,和內容稀缺性、內容品質、和用戶產生的共情有直接的相關。
閱讀完成率—和內容的質量、長短、文末是否有其它非主題內容強相關。如果用戶閱讀完成率低,分享率大概率也會低——沒有太多人會愿意分享一篇自己都沒看完的內容。
基本上就是一個簡單的運營方法了,平臺提供了較完備的原始數據,但是要分析的話還是要結合本號的定位、優勢及資源,用標題、內容、大環境等因素,結合數據本身做分析,才會有清晰的結論。
最后再傳授個小tips,救命用:
如果個人微信號因故不再使用,但該微信號又是個人公眾號的管理員,可通過“賬號找回”的方式進行找回。前提是掃碼驗證的微信實名和原賬號管理員實名一致。
如果因故需要注銷贊賞賬戶,需要與騰訊客服聯系,在線輸入“贊賞賬戶注銷”,根據提示一步一步來。注銷之后,才可以用原來的身份證信息再生成另一個贊賞賬戶。
我并不希望碰到這個“因故”的“故”,但萬一碰到呢,也好有個解法。